强化阵地建设,搭建优质场景
傍晚时分,天长市民小邱和对象相约,来到去年刚投入运营的千秋书阁阅读。“我们在读书阶段就酷爱阅读,这温馨的环境里映着柔和的光线,在案牍劳形之外能够让人得以放松??赐晔橹蠡鼓茉诟浇墓袄锷⒏霾剑唤鎏找毙牧?,也能锻炼身体。”小邱开心地说。
位于该市天长地久文化园内的千秋书阁,装饰风格温馨、浪漫,周边环境优美、安静,是青年男女理想的阅读打卡地,不时可见青年读者三三两两结伴而来。2024年,该市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动“15分钟阅读圈”扩面,新建千秋书阁、启文书苑等多处阅读场馆。推广“数字化+阅读”建设,市图书馆引入博看书苑、超星在线书城等数字化资源,引进视觉盘点机器人、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等新技术应用,对16个镇(街)图书馆分馆的馆藏纸质图书加装RFID芯片,完善“一卡通”借阅平台升级。与此同时,为了将全民阅读推进到乡村沃野,该市优化农村阅读服务阵地,升级改造了十八集社区、焦涧村、季桥村、福胜村、三元村等5个农家书屋,建成村级有声图书馆3个。
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内容形式
阅读场馆建好了,就得“用”起来,如何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走进书屋、静下心来爱上阅读?为此,该市深谙群众阅读需求、延伸服务触角,结合“书香安徽”“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和4.23世界读书日等,举办“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江淮读书月”系列阅读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制作、阅读手记征文等活动210多场次,吸引了超5万人参与。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聚焦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故事会”“冬爱书香 幸福养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园林书友会”“亲子悦读坊”等主题阅读、亲子共读等特色阅读活动和数字阅读推广活动300余场。为实现阅读轻量化,该市探索“互联网+阅读”模式,打造“云端读书会”“名家直播课”“思想有力量·青年书记读经典”等线上阅读推广活动,覆盖人群近4万人次。
近年来,该市广泛凝聚社会团体、学校、亲子家庭等各方力量,精心打造“阅读悦读·水乡天长”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全民阅读活动,一个全民参与的阅读网络体系在该市业已形成。
提升服务品质,覆盖目标群体
只有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居民的阅读需求,才能让全民阅读工作不落窠臼,不流于形式。该市聚焦阅读服务队伍建设,逐步推行“全民阅读+志愿服务”体系,招募102名乡村教师、大学生成为阅读推广志愿者,参与到阅读推广行动中来。
为推动全民阅读向“一老一小”覆盖,该市开展关爱“一小”情暖“一老”特色服务,举办“银龄悦读”“和你牵手、暑托无忧”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老年人提供送书进家、上门伴读、讲解故事、辅导课业等个性化阅读服务。在全市部分农家书屋开办64次农业技术讲座培训班,与24家较大规模的种养户签订对口送书协议,将农家书屋转化为乡村振兴“知识加油站”。
当前,该市各农家书屋和公共文化空间严格执行开放正常、服务优质,累计服务城乡群众超20万人次。
深化文旅融合,拓宽功能半径
“妈妈快看!这不是之前学校老师带我们参观的天官画么?”不久前该市城南小学四(四)班学生宸宸惊奇地发现家门口的书房里悬挂着不少当地著名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官画。位于该市新河南路的城市书房糅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将古城风貌、非遗技艺等与现代建筑融合,使之交相辉映。以“书香天长”品牌建设为抓手,天长市遵循“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的原则,创新探索“城市书坊+”新业态,推动文体设施建设与城市改造相结合,持续涵养“半城书坊满城书香”的现代城市气质。
“‘兰芬书屋’以清代道光年间状元戴兰芬名字命名的,目前藏书3200余册,涵盖12大类,书坊还与千秋文创园相衔接,成为书画文创休闲基地、近邻小城天长驿站以及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体验基地。除了读书品茗,我们还有摄影、书法展示等主题项目,进一步丰富群众家门口的精神文化生活。”兰芬书屋负责人介绍,他们精心推出的健康生活游、红色研学游、文化体验游等特色研学项目也广受好评。
据了解,截至2024年年底,该市各城市书坊建设围绕传统文化传承、特色文化展示,各书坊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30余场,接待本地读者和外地游客约17.58万人次。
一城书香,文脉悠长。推进全面阅读绝非一日之功,该市将进一步?探讨深化全民阅读的思路举措,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全民阅读,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涵育良好社会风尚。(刘如鹏 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