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茶楼

杨村镇:文明植阡陌 新风吹沃野
来源: 天长文明网 时间: 2023-09-19

字体大小 [ ] 打印

  初秋时节,阳光明媚。来到天长市杨村镇,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街道干净整洁、绿树环绕,住宅小区环境优美、安宁和谐,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无不令人感受到这座小镇的文明和谐与优雅舒适。 

  杨村镇位于天长市北部,东临高邮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村镇”以来,杨村镇持续巩固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处处彰显着文明村镇的独特魅力,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强化思想引领,汇聚奋进力量

  为巩固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杨村镇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组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通过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党史知识竞赛,不断坚定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广泛吸收老党员、老村干、新乡贤、道德模范等组成“百姓名嘴”宣讲队伍,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等阵地,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身边的好人故事深入人心,持续推动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升志愿宣讲“暖实力”。 

  今年以来,杨村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刻钟宣讲”36场次,围绕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多个时间节点组织科普知识宣讲20多场次,做精做细“书记课堂”“特色课堂”“百姓课堂”,分时分类分众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新风、讲典型,为老百姓们带去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 

  

激荡文明新风,共缔幸福生活

  民风淳,则乡村兴。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杨村镇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要抓手,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积极倡导移风易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铸魂”,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高地。杨村镇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写进村规民约规定,实行婚丧事宜和小型家宴办理报备制度,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5场次。 

  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春节送春联、公益集市、迎端午制团扇、庆五一戏剧专场演出等活动15场次。在大暑节气,举办“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走进杨村镇专场活动,开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宣传、文艺汇演、现场互动、传统美食展示品尝、生活服务等各类紧贴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展现了水乡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群众生活实际,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一小时巡演、送戏曲下乡、阅读交流分享会等文化体育活动,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按照1+5+3模式,成立思想政策宣讲、文明新风、文化文艺服务、卫生环保、扶危济困志愿服务队5个常备志愿服务队和“益”家人志愿服务等3个特色志愿服务队,培育30名骨干志愿者常态化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健康知识进农村和爱心义诊活动3场次,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绘画活动、公益夏令营、助学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3场次。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围绕送服务、送关怀、送健康、送教育等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50多场次,积极引导群众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尚,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乐土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杨村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全心全意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真抓实干美化人居环境。实现全区域全天候保洁,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和达标排放。建设杨村市民广场、薛家景观公园,新建农贸市场,实施背街小巷整治、自然村庄环境整治、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一批工程,集镇形象明显改观,逐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提升基层百姓民生新福祉和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文明潮涌逐浪高。今后,杨村镇将继续以高标准谋划、高规格部署、高水平推进,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动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和社会事业整体进步,努力让杨村成为一片“奋斗热土”“乡愁故土”“绿色净土”“创业沃土”“ 幸福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