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却又是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近年来,天长市新街镇凝聚多方合力,按下垃圾精细化分类管理“加速键”,通过知识科普进校园、进社区以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宣传方式,多措并举助力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转为“新格局”。

“门口的垃圾桶是政府发给我们的,每户都有,分类放置干湿垃圾?!备谜蛐寺∩缜木用裢醢⒁桃槐呤炝返亟掷啵槐咝ψ潘档溃骸拔颐敲扛鋈硕加新躺嘶?,每次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后都能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这样不仅能减少污染,也能促进乡风文明,大家都很支持。”

在李坡村一个垃圾集中投放站,墙上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地标注着垃圾分类知识和投放标准。据李坡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林介绍,该村根据居民意见、居住区域、道路设施等多种因素,合理设置了垃圾集装箱、垃圾分类站、有害垃圾集中堆放点,便于居民投放。

尽管垃圾分类已经在新街镇深入人心,但从观念认同到行动实施,从理解到支持到主动参与,仍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离不开党委、政府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
据悉,新街镇作为天长市垃圾分类工作试点镇,率先对江淮风景道(新街段)、镇主干道沿线1200余户试行垃圾分类,为沿线各户设置干、湿垃圾双桶,每日可收集垃圾0.6吨左右,湿垃圾统一运至辖区内的资源化处理中心处理,转化出的有机肥料主要供周围农户养花种菜所用,让易腐垃圾做到真正的变废为宝。新街镇将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工作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推进“一户一码”智能化收集工作,利用智能数据平台掌握各农户的分类情况,确保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不断提高。
同时,在垃圾分类体验中心和村(社区)信用超市,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绿色积分兑换点”,居民可使用自己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推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包保相应户数,充分发扬入户“敲门精神”,上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还大力发动村民对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日常监督,推动垃圾分类意识及分类习惯入脑入心。
“现在,村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及行动力都有了极大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垃圾分类工作强化规范性基础设施建设,让美丽乡村更宜居?!毙陆终蚧肪嘲旄涸鹑怂怠#ㄊ⑹?/span>